請問你曾接收到孩子給你的愛嗎?
孩子是以什麼方式表達給你的愛呢?
曾在網路上看過一段影片,爸爸回到家,小孩列隊歡迎,主動上前找爸爸又親又抱。
請問你一回家,小孩看到你的反應是什麼?
你說,以前孩子會上前抱,現在孩子大了,連頭都不抬一下。
你一定很好奇,
難道長大之後,孩子對你的愛就銳減嗎?
難道孩子長大之後,你對孩子的愛也減少了嗎?
你知道嗎?
愛的能量是雙向的,你給出去愛的能量,愛的能量會再以不同形式流向你。
如果沒有收到,表示你的愛並沒有傳達給對方,或是,你給他的愛如同禿子的頭髮---少的可憐?
學會這3種愛的語言,累積愛的存摺,你會成為親子關係中的愛的大富翁!
1、肢體語言
我在帶說故事活動的時候,一定會安排親子互動的橋段,有一次我帶「甜甜圈」的手指謠,小孩是甜甜圈的小圈圈、媽媽是外圍的大圈圈,我請媽媽用手環繞孩子,我看到有一對阿嬤帶孫子,阿嬤並沒有做出圍繞的動作,我規定阿嬤一定要跟著做,我很堅決。
如果連擁抱都不好意思給、不敢給,孩子長大以後也會不敢擁抱父母。
為何我這麼肯定呢?
因為我就是那個不敢擁抱父母的小孩。
在我有記憶以來,我沒有「父母擁抱我,說我愛你」的經驗,一次也沒有。
長大之後,我也不好意思去擁抱父母,心裡的障礙比101大樓還要高,要我張開手擁抱真的太彆扭了。
因此我會有意識的多去擁抱孩子。睡前要抱、起床要抱、孩子上學出門前也要抱...
擁抱可以讓大腦分泌多巴胺、催產素,當孩子哭的時候,我一定會抱著孩子,可以讓孩子情緒穩定下來。
除了擁抱之外,多和孩子玩一些「有身體接觸」的遊戲,對於親子關係非常有幫助。
給孩子當馬騎、當樹爬、抱孩子飛高高....,這時候不跟孩子玩還要等到什麼時候! 孩子很快長大變重,那時候就抱不動啦!
美國知名心理學教授哈洛(Harry F. Harlow)曾作一個實驗,實驗室中有一個鐵絲做成的假母猴、一個絨布做成的假母猴,鐵絲母猴有奶瓶(供給食物的功能),絨布母猴柔軟而有溫度,幼猴會認誰當媽呢? 實驗結果是,幼猴平時喜歡依偎在絨布母猴,只有喝奶時才會找鐵絲母猴,說明了溫暖的觸覺對於幼兒的成長很重要。
擁抱是0成本的投資,穩賺不賠。
所以,把孩子抱好抱滿吧! 而且就算孩子長大了,還是可以繼續擁抱!
2、高品質的互動時光
父母能夠放下身段「彩衣娛親」,做一些蠢事,來和孩子互動,這是父母最有力量的愛的語言。
遊戲的時候不能一邊滑手機一邊陪伴孩子,心會完全放在孩子身上,透過開心的玩耍,在歡樂當中,你的心和孩子的心連結,孩子100%會感受到你的愛,對孩子的愛就是在生活中實踐,一點一滴地累積愛的存摺。反之亦然,每天和孩子的相處如果沒有這些良好互動,大人只是餵飽孩子,那跟養寵物又有什麼差別呢?
很多大人說:「我都有帶小孩出去玩啊!」,但是,把小孩帶出去玩,不等於陪伴。
小孩自己玩,大人在旁滑手機,出去玩的大人只是「換個地方滑手機」而已。
有人是陪在旁邊,但只是看著或拍拍照,沒有一起玩、一起討論,那也不算高品質的陪伴。
高品質的陪伴,是必須「跟眼前的人、事、物、環境互動」且「共情關注」。
陪孩子共讀就是一種簡單又很棒的高品質互動,在共讀中,親子一起感受繪本帶來的趣味,是很棒的享受!
《孩子知道你愛他嗎》提到,讓孩子真真實實感受到你的愛,充滿幸福感,才算盡了作父母的責任。作者汪培挺提到,他每天晚上會幫兩個孩子按摩,這就是一種簡單的高品質互動,你也可以設計一個屬於你和孩子的親密活動。
親子天下總編輯陳雅慧分享到她去台大演講,她問台大的學生:「你們會給現在有小孩的父母什麼忠告?」
很多台大學生說:「多傾聽孩子說話,多和孩子聊天。」
這樣就夠了嗎?
真的,這樣就夠了。
你發現了嗎?
所有的孩子都只是需要父母的關注。
就算長大之後成為台大博士、就算是成為全世界最優秀、最頂尖的人,當他是孩子的時候,就只是希望享受父母的愛,僅此而已。
3. 滋養孩子的正向語言
父母對孩子的祝福是很有力量的,因為裡面有強大「愛」的意識,反之,如果對孩子說負向的語言,對孩子會帶來負面效果。
你知道嗎?
孩子的命運,在父母的嘴巴裡。
很多人對自己說出口的話是「沒有意識的」,如果你知道你說的話會影響孩子一輩子,會對自己所說的話更加留意。
父母的一字一句,都會輸入到孩子的大腦中,尤其在0-3歲,會形成潛意識。
建議大家讀《父母的語言》這本書,父母說的話,會影響孩子的一生,只要對孩子好好說話,就是最棒的教養,作者鼓勵父母說話的4T原則:共情關注(Tune in)、多說一點(Talk more)、輪流說話(Take turns)、放下手機及關掉平板(Turn it off)。
除了上述《父母的語言》提到的說話原則之外,在育兒過程中,我認為說話者的態度也很重要,父母本身要先充滿愛,因為語言就是代表你的靈魂,語言其實傳遞著許多非文字的訊息,包括情感、價值觀、修養、包容....。
《全人療癒》一書提到,父母是孩子的引路人,如果父母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,把自己未復原的創傷或錯誤信念投射在孩子身上,就無法正確指路,反而把孩子帶偏了,還會想控制孩子遵從自己的意志。
例如我曾聽過一位媽媽談到她自認自己是虎媽,她希望孩子自立自強,什麼事都要小孩自己來,阿嬤跟孫子說:「你趕快吃完飯,不然媽媽會罵」,爸爸跟孩子說:「你趕快把玩具收好,不然媽媽會罵」,媽媽聽了很不高興。
為何媽媽變成了「壞人」?
為何媽媽不是成為「慈母」?
你發現了嗎?
其實問題根源在於這位媽媽她有一個信念:「如果不強大,就會無法在社會立足」,因此她對小孩非常嚴格,在家人眼中,變成了一位「恰北北媽媽」,是她自己選擇了這樣的信念,扮演虎媽,扮黑臉,其實她可以不用委屈自己扮演這個角色啊!
但媽媽自己沒有覺察到,「不夠強大就無法立足」這個帶著「恐懼」的信念,深深影響她的教養模式,如果不先處理她內心的創傷,就也很難說出愛的語言。
幾乎每個人在童年都曾吃過大人的虧,因為父母不可能完美,而父母一定要學習去覺察自己的問題,並先處理自己的創傷,好好的關照自己,提升自己愛的能量,才有辦法把愛給孩子。
我發現「說話」就是在「修行」,本身的價值觀必須也要跟著調整。
「好」的話,可以滋養孩子,
「對」的話,可以把「智慧」傳達給孩子,
「支持、鼓勵、肯定、讚美」的話,可以建立孩子的自信。
語言如同澆水,使孩子的心田豐滿而滋潤,生命的種子發芽、成長。
我很推崇羅寶鴻老師的「睡前三句話」方法,因為睡前是大腦即將進入潛意識的時間,如果在睡前說正面話言,會有加乘效果,對大人也適用哦(可以對自己說),在睡前對孩子說你發現了孩子什麼很棒的地方、或是感謝孩子的事情,孩子會充滿價值感及歸屬感,情緒也會比較穩定。
還有就是小孩睡醒的時候,最需要安全感,一大早就給孩子「大擁抱+祝福的話」,孩子一定可以感受到滿滿的愛。
//
最後分享《愛的藝術》這本書提到一個很重要的觀點,母親除了提供「奶」,還要提供「蜜」。
「奶」就是物質上的養育、「蜜」就是心靈的滋養,兩者缺一不可,這就是父母給予子女的愛,愛需要感受、愛需要學習、愛需要行動。
以上分享了3種愛的語言,不用花大錢,只要你願意,每天練習多說一點愛、多存一點愛,世界上最幸福的親子關係就在你家!
希望上面的分享對你有幫助,如果執行上有成效,請讓我知道,這會給我很大的鼓勵哦! 如果還有其它育兒卡關的問題,也歡迎在FB「阿妮媽咪的繪本時光」私訊我,我會就我所知道及經驗與你分享哦~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