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螞蟻回家》說故事記錄
(2023.3.31前鎮圖書館、2023.3.29竹西育兒資源中心)
你會不會總覺得自己的家太小,想換大房子呢?
小螞蟻們覺得家裡又小又擠,決定搬家,找新家,牠們找到了一隻大大的鞋子,可是太臭了;找到了一團報紙,可是遇到下雨就溼掉;找到一個空罐子,雖然很堅固,可是裡面黏答答,小螞蟻可以找到新家嗎?
你有發現嗎?
這個故事有著123、123、123的節奏,1是找到某樣東西、2是搬進去住、3是有缺點不能住,這樣的故事節奏讓讀者可以猜測到情節,小小孩很容易就沈浸在故事裡。
流程:
1.開場:螞蟻手指謠
2.音樂律動:螞蟻出發踏步
3.音樂律動:暴風雨來了(搭配絲巾)
4.音樂律動:葉子可以做什麼(搭配絲巾)
5.延伸活動:螞蟻黏土+迷你感官盆
(上圖是我講到「小螞蟻爬到鞋子裡,結果太臭了」這一段,邊唱邊比動作,大家都笑的好開心!)
「小螞蟻撿到葉子,可以拿來做什麼呢? 」這個問題可以引導孩子創意思考及發揮想像力。
我在前鎮圖書館說故事時,我舉例可以溜滑梯、掃地、舖地毯、蓋被子,小朋友說出葉子還可以當抹布、畫圖、寫字…. 哇! 這些可是我在備課時沒想到的呢!
在「葉子可以做什麼」的律動活動中,有一位約2歲的小女孩站著我的正前方,她拿著絲巾跟著我和音樂,很認真的做出溜滑梯、掃地、舖地毯、蓋被子的動作,真是太可愛了! 這些動作對她來說有點困難,但她都一一做到了,真的很棒!
念完故事,來製作「螞蟻的家」感官盆吧! 用輕黏土做螞蟻,順便學習螞蟻有6隻腳,利用「麵粉+油(或潤髮乳)+咖啡渣」做泥土,再剪幾片葉子、放幾塊石頭就佈置就完成啦!
我在家裡做感官盆時,原本只有一盤飄散著咖啡香的「土」,女兒她自動自發「擺盤」,她按照故事情節放上一團紙、一個小罐子、還有她的鞋子! 看到她放上鞋子,我不禁笑出來,這真是一個很有「笑」果的感官盆! 她拿著黏土做好的小螞蟻,自己邊唱邊玩,上演一場感官盆劇,我真是太感動了~
更多的延伸活動:
讓小朋友用自己的方式畫出螞蟻的家,我事先用白色蠟筆畫蟻窩,小朋友塗上咖啡色的顏料,螞蟻的家慢慢浮現出來~
為了讓小朋友們感受故事情節,上課前一刻特地在我娘家的小院子剪了各種葉子☘️。
🌿葉子有大有小、有厚有薄、有的葉緣是鋸齒狀,有的葉子長的像手掌、有的像羽毛...
平常我們不會很仔細觀察葉子,當我收集不同的葉子,放在一起,它們是如此相似卻又如此不同,每片葉子都有自己的美。
有媽咪問:「這是什麼植物的葉子?好美啊!」
我請孩子摸一摸葉子,你會驚覺葉子的柔軟觸感,帶領孩子感受這些生活中的細微之處,是最為寶貴的。
課堂結束後有一位媽媽跟我聊,她女兒剛剛一開始上課沒多久就說她便便了💩
結果因為課程太好玩,居然忍耐了1個小時上完課才去廁所換尿布,實在是太可愛了!哈哈~
這堂課我特別設計了一段跟著音階上上下下的「螞蟻手指謠」,除了可以跟孩子開心地互動,還可以認識身體部位、音階的高低。您想跟孩子邊玩邊唱這個有趣的「螞蟻手指謠」嗎? 請到FB「安琪說故事」或「阿妮媽咪的繪本時光」粉絲專頁,找到相同文章按讚並請在下方留言「我想和孩子玩螞蟻手指謠」,我就會把「螞蟻手指謠」的內容私訊提供給你哦!
如果您需要詳細的教案、活動內容、音樂連結等,我在Vocus方格子(網址連結)有提供購買方案,歡迎來坐坐!